當電子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被Internet殺死的,是舊雜誌還是雜誌?《數位時代》創辦人詹偉雄和前商周集團營運長俞國定今在台北國際書展舉辦座談會,暢談網路世代來臨後,雜誌應有的態度和轉型。詹偉雄表示,雜誌從來沒在社會上消失過,網路擊敗的是不懂轉型的舊雜誌。俞國定也說,閱讀行為永遠不會死亡,只是形式會改變。
詹偉雄在「被Internet殺死的,是『舊雜誌』,不是『雜誌』」座談會上表示,有五個原因讓舊雜誌面對網路時,毫無招架力。包括解釋事件的權力被網路生產者奪走,讓很多雜誌失去賴以憑藉的理由。
而打倒紙本媒介的另一個力量,就是內容生產者改變,讀者變成作者。還有,新載具出現後,閱讀內容可隨時帶著走,讓傳統雜誌業者束手無策。在網路世界中,內容不用錢,也讓傳統雜誌難敵競爭。
詹偉雄說,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傳統雜誌業者多半在自己的領域內建立世界觀,每個雜誌工作者對知識的建構,有高度自信心。當網路崛起,大部分媒體卻站在嗤之以鼻的立場,卻阻礙了自我突破。
但Internet也不完全擊敗了所有雜誌,仍有雜誌新興而起,如《PPAPER》、《壹週刊》和《數位時代》等。詹偉雄說,雜誌從來沒在社會上消失過,數位時代擊敗的只是舊雜誌。
詹偉雄相信,經過預先精密規劃的雜誌是有備而來的,和散兵游勇、臨時聚集的網路特性不同。而且閱讀紙本和液晶螢幕,所用的專注時間也不同,因為人面對閃爍的光源很難長久閱讀。
不過,他也提出,面臨網路衝擊後的雜誌,出現七種新型態:第一,現在的雜誌不是極大就是極小,如此才方便營運;第二,必須兼具服務和啟蒙的觀念;第三,每個雜誌都須發展認同的概念,因為認同才能帶來讀者;第四,內容帶有娛樂性,且娛樂也帶有內容的深邃度;第五,嘗試用視覺說故事;第六,先找到兩千個讀者,再辦雜誌;第七,利用網路的資源輔助雜誌。
主持人俞國定表示,閱讀行為永遠不會死亡,只是形式會改變。像以前買錄音帶是為了聽音樂,但有了網路後,音樂可以上網聽,買CD就具備了別的意義,那是一種認同,對創作的贊同。
俞國定說,有些數位電子雜誌讓消費者一個月花費數十元,可以任選幾百本雜誌看到飽,但卻一直虧錢。他認為,這些電子雜誌若未找到自己的鼎泰豐,就無法形成賺錢的永康商圈。
俞國定表示,每一個媒介都有最適當的形式,如果只是硬生生把紙本搬到網路上,就沒有沒發揮到數位工具最優勢的部分。他說,內容供應者能不能因為新的媒介,找到最適合的形式,這將是未來雜誌發展很重要的一環。
他舉英國BBC為例,BBC有電視、雜誌、網路等經營模式,但對於同一個題目,三種模式都有不同作法。如汽車的主題,電視節目可以拿坦克車與一台汽車互相追逐、奔馳,製造好看畫面。在網路上,可以討論二手車、評價等,甚至和網友互動,這就是利用媒體的不同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