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讓人享受烹調之樂的智慧化廚房
來源:文魏茂國 攝影黃菁慧 |
從「廚具」變成「情境」
讓人享受烹調之樂的智慧化廚房
民以食為天,而廚房正是美食的產出之地,是相當獨特的居住空間;
在科技的加持下,運用更聰明的廚具設計和安排,將可使烹飪更具趣味,
創造出便利舒適的烹調空間。在智慧建材創新應用開發的計畫下,工研院藉由
整合的概念,開發出更具實用性的智慧化廚具,擘畫未來的生活型態。
傳統的居家環境中,廚房是個不可或缺,且利用率極高的場所;於命理風水的觀念上,更與健康財富密不可分。若從實際的活動來看,大自煎煮炒炸、燉滷蒸炊,小至煮開水、洗水果,廚房可說是每個家庭成員都使用得到的地方;如果再和餐廳連結,更是家人聚集交流的重心之一。
因此在規劃居家空間時,廚房的型態、位置,以及廚具的樣式、功能等,都為人所重視。不過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忙碌的生活造成外食狀況增加,滿街皆是廚房的情景,對於居家廚房與廚具的要求,也不斷地在改變當中。因而一套真正符合現代需求的智慧化廚具,要能夠在烹飪過程中提供最適切的協助,並獲得使用上的滿足,這也正是智慧化居住空間的發展概念。
擷取各方經驗與看法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時,其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藉由使用情境的模擬與示範應用的案例,使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概念得以擴散,同時讓產業界了解到未來的利基與機會趨勢所在。而在「智慧化廚具開發」方面,工研院即是以相同的出發點進行創新開發。
在居家廚房空間裡,大致上可分為儲藏區、調理區、烹調區、洗滌區等主要區塊;延伸至餐廳時,還多了交誼區的特性。「智慧化廚具開發就是從這些行為區域,思考如何讓這些空間智慧化,」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微感測器研究室工程師李彬州表示。
其實對於「智慧化廚具開發」的研究,國內外都有不少相關的案例。像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所發展出的Smart Kitchen,就廣泛利用隨處顯像(EverywhereDisplay)的技術,以及攝影機的監測,將冰箱裡的影像或是各種廚房活動的指示,直接投影標示在必要的位置上,不會讓使用者手足無措。
由日本豐田(Toyota)企業所建構的PAPI House,則是結合了集團內各事業所研發的科技,並以系統化的概念屋型式呈現出來。在廚房的部分,使用RFID的技術,進行冰箱內的食材管理,並連結物流、倉儲、保管等系統;另外還採用感應式(Inductive Heating)爐具,到期食材的提醒與建議食譜,以及時間與室溫顯示等。
日本松下(Panasonic)企業所提出的EU House,則具備多種收納機制與空間,並經電子顯示相關的資訊,可供不同身形與需求的使用者,達到空間節省與運用的目的。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普及計算實驗室(UbicompLab)則以食物熱量控制為主題,以電子磅秤、攝影辨識等技術,計算食材經過烹煮後的熱
量,作為營養管理的工具。
整合現有RFID、電子磅秤、感應模組、顯示器等技術,
智慧化廚具從冰箱倉儲系統、烹煮工具
到連結通訊,都可以提高使用者未來的生活品味。
回歸「烹飪」為主軸
除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之外,為找出消費者對於「智慧化廚具開發」的期待及需求,李彬州等人經由案例的查訪與相關人士的諮詢,除了發現「調理區」與「儲藏區」是最被注重的廚房空間之外,同時也歸納出人們烹飪時的特質與方向,做為「智慧化廚具開發」的重要基礎。
李彬州指出,這些特別的描述,包括了廚房的空間經驗應該是溫馨的,烹飪不僅是一種過程愉悅的藝術,而且因人而異、自由度高,應被予以尊重,又同時具備了經驗分享與交流;在資通訊科技導入後,應當能使烹煮或用餐過程更為愉快,廚具開發也應以具有選擇性的「外掛」方式來思考,不需限制使用者的動作發」的關鍵。
研發團隊在情境設想中,是以新婚的中產頂客族為目標,是都喜愛做菜,也非常享受在廚房裡時光的兩個人。
綜合使用的需求與情境,就可衍生出相對應的功能。李彬州認為,進行「智慧化廚具開發」時,仍應回歸到「烹調食物」的活動主軸與「調理台」的載具上,以創造更方便愉悅的過程與空間,也就是透過食材與相關資訊的儲存、分類、交互應用、統計。
李彬州認為,透過智慧化廚具開發,有機會結合其他相關產業,像是生產履歷、食材認證、甚至是宅配物流業,以形成更大的經濟規模。
與使用方法;在技術開發的過程中,可跳脫「廚具」的觀點,以整體「情境」做為空間規劃使用時的考量。
因此在一個智慧化的廚房中,必定是以「人」為訴求,應著重在能讓使用者安全安心、便利舒適的環境與空間,廚具方面也須迎合使用者的品味、實用性、以及空間與經濟因素;好比購置廚具的預算,或是空間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在人機介面的整合上,應該提供適時必要的資訊和功能,並符合人體工學,甚至是與其他居家空間有交流傳輸的能力,這也是「智慧化廚具開與顯示,以及便利的小工具和簡明的人機介面來達成,並且盡量不影響使用者的偏好與習慣。
尋求客群與實用經驗
李彬州表示,投入「智慧化廚具開發」時並未使用到創新的科技,強調的是整合現有的技術,像是RFID、電子磅秤、馬達、感應模組、便利的軟體、資料庫、網路電話、顯示器等,然後對應所設想的情境,將各種功能呈現出來,並可視使用者的需求選擇購買、裝設。
例如食材入庫分類與使用的管理機制,可以得知花費的金額與食用的重量,同時也會有使用期限的提醒及料理方式建議,以及食譜內容與短缺食材的顯示,以便於進一步的管理;經由影音的傳輸,還可分享交流烹調的經驗,或是觀看與錄製料理節目等;以無線方式偵測有毒氣體和溫濕度狀況,更可維持廚房的安全及舒適。「透過無數功能的組合,可使人與空間漸漸地發生關係,」李彬州說。
有了「智慧化廚具開發」的雛形,就有機會從各項功能中進行更多的創新發展,並可結合其他相關產業,形成更大的經濟規模。比如可以向上連結至生產履歷,或是食材與有機等認證,只要經過RFID或條碼的讀取掃描,就可快速完成食材入庫與記錄;當有缺少及欲補充的食材時,則可與販售、物流、宅配等業者合作,直接就能運送到家;當然還有廚具的設計與製造,以及影音文字內容的提供,都可以提高附加價值和生活品味。
使用者的經驗是會累積的,喜歡下廚的李彬州也指出,這套新推出的智慧化廚具概念,還尚待實際使用的反應與回饋,也希望能獲得更多廚具業者的意見及參與,找出具有潛力的目標市場族群,以進行改善和提升,並有機會降低成本,提供消費者更方便的廚具與生活。
|
|
|
|
|
|